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专题文章

【红色相伴 读书思廉】 第九期 | 《范仲淹:先忧后乐 廉俭家风》

发布时间:2024-12-13 16:18:36


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法院“红色相伴 读书思廉”主题系列推文,本期推荐的文章为《范仲淹:先忧后乐 廉俭家风》

书籍推荐

《范仲淹:先忧后乐 廉俭家风》

诵读人:综合审判庭干警 梁点


 大家好我是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干警梁点,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范仲淹:先忧后乐 廉俭家风》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集》。他早年家贫,历尽坎坷;少年发奋读书,立志报国济民。进入仕途后,致力思君报国,以卓越的才能治理地方,造福百姓;文韬武略,建立功勋;积极谏君,整顿吏治;忧国忧民,推行新政;潜心学问,笔耕不辍,一生几度沉浮,始终保持着清白本色。

范仲淹为官几十年,官职遍历朝中重臣、地方要员,但他一生清廉守正,持俭忍穷,乐善好施。《义田记》记载: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说的是范仲淹去世的时候,竟然没有衣物殡殓,子孙也没有钱来为他办理丧事,只以周济穷人和养活族人的高义遗留给子孙罢了。范仲淹做人做官,时刻保持自省,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他以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时刻提醒自己要清心洁行,廉洁奉公,唯恐对不起自己的俸禄,其清廉为官、清白做人的操守为世代所景仰。

范仲淹不仅自己做到了廉俭一生,还特别注重教育孩子生活俭朴,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忍穷,甘于清贫。范仲淹治家十分严谨,《言行录》中记载:范公常以俭廉率家人,要求家人畏名教,励廉耻,知荣辱,积养成名。范仲淹还告诫自己的子侄,不仅要慎未防微,各宜节俭,而且要清心做官,莫营私利,足见其言语之恳切,用心之良苦

我们身处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廉洁是心灵的净土,它让我们远离贪婪和腐败的侵蚀。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用廉洁的品格守护自己的尊严和名誉,时刻保持廉洁自律,不断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