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托“便企·诉速立”机制,快速启动诉前保全程序,成功化解一起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促使案件撤案,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据悉,河南某新材料有限公司与云南某门窗有限公司存在货物买卖合同纠纷。云南某门窗有限公司拖欠河南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货款,经多次催讨仍未支付。由于款项迟迟未到账,河南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资金周转面临困境,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为防止对方转移资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后续胜诉后的债权实现,河南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向山阳区法院申请诉前保全,请求冻结云南某门窗有限公司名下的银行账户及相关资产。
立案庭收到申请后,迅速开启“便企·诉速立”绿色通道,启动诉前保全审查程序。立案法官在仔细审查申请人提交的证据材料、担保手续后,发现该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符合诉前保全条件。考虑到案件的紧迫性,立案庭当天便完成了全部审查工作,并依法作出保全裁定,及时将案件移送执行部门。执行团队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对被告企业名下的银行账户进行了冻结,有效防止了被告转移资产,为案件后续处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保全措施实施后,云南某门窗有限公司主动联系河南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表达和解意愿。山阳区法院立案庭考虑到诉讼可能给双方企业带来的时间成本和经营影响,积极践行多元解纷理念,积极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从法律规定、商业合作、企业发展等多个角度,对双方进行耐心地释法明理和沟通协调。在调解过程中,法官指出被告企业拖欠货款的行为已构成违约,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也引导双方互相体谅,适当给予对方缓冲时间,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案。经过反复沟通协调,双方最终达成和解:云南某门窗有限公司分期支付欠款,并提供了担保。河南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接收担保后,申请解除了保全措施,并表示不再起诉。
从受理申请到案件撤案仅4天,高效的诉前保全与调解工作,不仅帮助原告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保障了生产线的正常运转,也促使两家企业重拾信任,恢复合作关系,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
此次案件的成功化解,是山阳区法院立案庭积极落实“便企·诉速立”工作机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通过诉前保全与调解的有机结合,既有效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为企业发展注入了信心和活力,也为辖区企业营造了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